《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尤 其涉及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本实 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验时不 易受伤、 提高幼儿体验兴趣、 体验方便的幼儿早 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 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 教学体验装置, 包括有底板、 左侧板、 L型导杆、 球、 顶板、 横板、 第一连杆、 第一滑轮、 第一圆盘、 第二连杆、 手柄、 第二滑轮、 滑轨、 支杆、 楔形块、 滑块、 齿条、 弹簧、 拉线、 第二皮带轮、 第二圆盘、 第三连杆、 齿轮、 第一皮带轮、 平皮带、 球竿、 升降 杆、。
3、 固定挡块、 弹性件、 接触轮和球框。 本实用新 型达到了幼儿体育教学体验时不易受伤、 提高幼 儿体验兴趣、 体验方便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6198627 U 2017.05.31 CN 206198627 U 1.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底板 (1) 、 左侧板 (2) 、 L型导 杆 (3) 、 球 (4) 、 顶板 (5) 、 横板 (6) 、 第一连杆 (7) 、 第一滑轮 (8) 、 第一圆盘 (9) 、 第二连杆 (10) 、 手柄 (11) 、 第二滑轮 (12) 、 滑轨 (13) 、 支杆 (14) 、 楔形块。
4、 (15) 、 滑块 (16) 、 齿条 (17) 、 弹簧 (18) 、 拉线) 、 第二皮带轮 (20) 、 第二圆盘 (21) 、 第三连杆 (22) 、 齿轮 (23) 、 第一皮带轮 (24) 、 平皮带 (25) 、 球 (4) 竿、 升降杆 (28) 、 固定挡块 (29) 、 弹性件 (30) 、 接触轮 (31) 和球 (4) 框, 底板 (1) 上设有左侧板 (2) 和L型导杆 (3) , 左侧板 (2) 和L型导杆 (3) 之间的底板 (1) 上放 置有球 (4) , 左侧板 (2) 的右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 (5) 、 横板 (6) 和第一连杆 (7) , 。
5、顶板 (5) 底部连接有第一滑轮 (8) 和第一圆盘 (9) , 第一圆盘 (9) 与顶板 (5) 转动式连接, 第一圆盘 (9) 的后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 (10) , 第一圆盘 (9) 上转动式连接有手柄 (11) , 横板 (6) 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滑轮 (12) 、 滑轨 (13) 、 支杆 (14) 和楔形块 (15) , 楔形块 (15) 与横 板 (6) 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滑轨 (13) 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 (16) , 滑块 (16) 上连接有齿条 (17) , 齿条 (17) 的右端连接有弹簧 (18) , 齿条 (17) 的左端连接有拉线) , 拉线) 绕过第 一滑轮 (8) 和第二滑轮 (12) 并与第二连杆 (10) 的左端连接, 支杆 (14) 的底端转动式连接有 第二圆盘 (21) , 第二圆盘 (21) 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 (20) , 第二圆盘 (21) 的后侧 与第三连杆 (22) 的一端偏心铰接连接, 第三连杆 (22) 的另一端与楔形块 (15) 的右侧铰接连 接, 第一连杆 (7) 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 (23) , 齿轮 (23) 与齿条 (17) 啮合, 齿轮 (23) 的前侧转 动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 (24) , 第一皮带轮 (24) 和第二皮带轮 (20) 之间连接有平皮带 (25) , 齿轮 (2。
7、3) 上连接有球 (4) 竿, 球 (4) 竿位于球 (4) 的左方, L型导杆 (3) 上开有导孔 (27) , 导孔 (27) 内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 (28) , 升降杆 (28) 上连接有固定挡块 (29) , 固定挡块 (29) 位于L 型导杆 (3) 的上方, 固定挡块 (29) 与L型导杆 (3) 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30) , 升降杆 (28) 的顶端 连接有接触轮 (31) , 接触轮 (31) 与楔形块 (15) 接触, 升降杆 (28) 的底端连接有球 (4) 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橡 胶垫 (33) , 手柄。
8、 (11) 外围连接有橡胶垫 (33)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储 物箱 (34) , 左侧板 (2) 右侧的底板 (1) 上设有储物箱 (34)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拉线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底板 (1) 的 材质为Q235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球 (4) 框为 网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98627 U 2 一种幼儿早。
9、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婴儿在出生之前就有一些听力练习, 出生后他们具有很好的听力知觉是很自然的 事。 事实上, 婴儿对某些极高频和极低频的声音比成人都更敏感。 令人困惑的是, 过了婴儿 期, 儿童对极高频和极低频的听觉能力逐渐下降,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处于高水平的噪声中 可能会损害这种极端范围内声音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 对孩子进行 “音乐浴” 时, 一定不可 用爵士乐、 流行的摇滚乐, 而应该选用欧美名曲及古典音乐, 并且整个音量应小于成年人适 宜的音量。 幼儿早教理论以。
10、 “体能、 智能、 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 最为科学, 它依据五万份 孩子成长基准数据, 提炼出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 安全感、 意志力、 目标感、 注意力、 记忆力、 思维能力、 平衡、 力量、 速度。 0003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 技术与技能, 增强其体质, 培养其 道德、 意志、 品质等。 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 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0004 现有的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存在体验时容易受伤、 影响幼儿体验兴趣、 体验不方便 的缺点,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体验时不易受伤、 提高幼儿。
11、体验兴趣、 体验方便的幼儿早教用体 育教学体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1)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体育教学体验装置体验时容易受伤、 影响幼儿体验兴 趣、 体验不方便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验时不易受伤、 提高幼 儿体验兴趣、 体验方便的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0007 (2) 技术方案 0008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 置, 包括有底板、 左侧板、 L型导杆、 球、 顶板、 横板、 第一连杆、 第一滑轮、 第一圆盘、 第二连 杆、 手柄、 第二滑轮、 滑轨、 支杆、 楔形块、。
12、 滑块、 齿条、 弹簧、 拉线、 第二皮带轮、 第二圆盘、 第 三连杆、 齿轮、 第一皮带轮、 平皮带、 球竿、 升降杆、 固定挡块、 弹性件、 接触轮和球框, 底板上 设有左侧板和L型导杆, 左侧板和L型导杆之间的底板上放置有球, 左侧板的右侧面从上至 下依次设有顶板、 横板和第一连杆, 顶板底部连接有第一滑轮和第一圆盘, 第一圆盘与顶板 转动式连接, 第一圆盘的后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 第一圆盘上转动式连接有手柄, 横 板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滑轮、 滑轨、 支杆和楔形块, 楔形块与横板设置为活动式连 接, 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 滑块上连接有齿条, 齿条的右端连接有弹簧, 齿条的。
13、左端连 接有拉线, 拉线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并与第二连杆的左端连接, 支杆的底端转动式连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198627 U 3 接有第二圆盘, 第二圆盘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 第二圆盘的后侧与第三连杆的 一端偏心铰接连接, 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楔形块的右侧铰接连接, 第一连杆上转动式连接 有齿轮, 齿轮与齿条啮合, 齿轮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 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 之间连接有平皮带, 齿轮上连接有球竿, 球竿位于球的左方, L型导杆上开有导孔, 导孔内滑 动式连接有升降杆, 升降杆上连接有固定挡块, 固定挡块位于L型导杆的上方, 固定挡块与L 型导杆之。
14、间连接有弹性件, 升降杆的顶端连接有接触轮, 接触轮与楔形块接触, 升降杆的底 端连接有球框。 0009 优选地, 还包括有橡胶垫, 手柄外围连接有橡胶垫。 0010 优选地, 还包括有储物箱, 左侧板右侧的底板上设有储物箱。 0011 优选地, 拉线 优选地, 底板的材质为Q235钢。 0013 优选地, 球框为网状。 0014 工作原理: 当要进行体育教学体验时, 顺时针转动手柄半圈, 手柄转动带动第一圆 盘转动半圈, 第一圆盘转动半圈通过第二连杆和拉线带动齿条向左移动一定距离, 齿条向 左移动一定距离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半圈, 从而使球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 球竿逆时针 。
15、转动一定角度可以将球打出。 齿轮逆时针转动半圈的同时会带动第一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半 圈, 第一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半圈通过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半圈, 第二皮带轮 逆时针转动半圈带动第二圆盘逆时针转动半圈, 第二圆盘逆时针转动半圈通过第三连杆使 楔形块向左移动一定距离, 楔形块向左移动一定距离通过接触轮带动升降杆、 固定挡块和 球框向下运动一定距离。 因此, 球会被打到球框中, 达到体育教学体验的效果。 体验完毕后, 放开手柄, 弹簧会拉动齿轮恢复原位, 手柄和球框都会恢复到原位, 当要再次体验时, 重复 以上操作即可。 0015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 手柄外围连接有橡胶垫, 从而达到保护幼。
16、儿的手、 使他们不 会被手柄伤到的效果。 0016 因为还包括有储物箱, 左侧板右侧的底板上设有储物箱, 可以放置其他体验时所 需要的物品。 0017 因为拉线为拉绳, 拉绳不易被拉断。 0018 因为底板的材质为Q235钢, 因此底板承受强度大, 不易磨损, 增加其使用年限。 0019 因为球框为网状, 可以球更容易进入球框。 0020 (3) 有益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幼儿体育教学体验时不易受伤、 提高幼儿体验兴趣、 体验方便 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
18、框, 33-橡胶垫, 34-储物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 实施例1 0028 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如图1-3所示, 包括有底板1、 左侧板2、 L型导 杆3、 球4、 顶板5、 横板6、 第一连杆7、 第一滑轮8、 第一圆盘9、 第二连杆10、 手柄11、 第二滑轮 12、 滑轨13、 支杆14、 楔形块15、 滑块16、 齿条17、 弹簧18、 拉线、 第一皮带轮24、 平皮带25、 球4竿、 升降杆28、 固定挡块29、 弹性件 30、 接触轮3。
19、1和球4框, 底板1上设有左侧板2和L型导杆3, 左侧板2和L型导杆3之间的底板1 上放置有球4, 左侧板2的右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5、 横板6和第一连杆7, 顶板5底部连 接有第一滑轮8和第一圆盘9, 第一圆盘9与顶板5转动式连接, 第一圆盘9的后侧偏心铰接连 接有第二连杆10, 第一圆盘9上转动式连接有手柄11, 横板6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滑 轮12、 滑轨13、 支杆14和楔形块15, 楔形块15与横板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 滑轨13上滑动式连 接有滑块16, 滑块16上连接有齿条17, 齿条17的右端连接有弹簧18, 齿条17的左端连接有拉 线的左端连接, 支杆14的底端转动 式连接有第二圆盘21, 第二圆盘21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0, 第二圆盘21的后侧 与第三连杆22的一端偏心铰接连接, 第三连杆22的另一端与楔形块15的右侧铰接连接, 第 一连杆7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23, 齿轮23与齿条17啮合, 齿轮23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皮 带轮24, 第一皮带轮24和第二皮带轮20之间连接有平皮带25, 齿轮23上连接有球4竿, 球4竿 位于球4的左方, L型导杆3上开有导孔27, 导孔27内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28, 升降杆28上连 接有固定挡块29, 固定挡块29位于L型导杆3的上方, 固定挡块29。
21、与L型导杆3之间连接有弹 性件30, 升降杆28的顶端连接有接触轮31, 接触轮31与楔形块15接触, 升降杆28的底端连接 有球4框。 0029 还包括有橡胶垫33, 手柄11外围连接有橡胶垫33。 0030 还包括有储物箱34, 左侧板2右侧的底板1上设有储物箱34。 0031 拉线 工作原理: 当要进行体育教学体验时, 顺时针转动手柄11半圈, 手柄11转动带动第 一圆盘9转动半圈, 第一圆盘9转动半圈通过第二连杆10和拉线向左移动一定 距离, 齿条17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带动齿轮23逆时针。
22、转动半圈, 从而使球4竿逆时针转动一定 角度, 球4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可以将球4打出。 齿轮23逆时针转动半圈的同时会带动第 一皮带轮24逆时针转动半圈, 第一皮带轮24逆时针转动半圈通过平皮带25带动第二皮带轮 20逆时针转动半圈, 第二皮带轮20逆时针转动半圈带动第二圆盘21逆时针转动半圈, 第二 圆盘21逆时针转动半圈通过第三连杆22使楔形块15向左移动一定距离, 楔形块15向左移动 一定距离通过接触轮31带动升降杆28、 固定挡块29和球4框向下运动一定距离。 因此, 球4会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198627 U 5 被打到球4框中, 达到体育教学体验的效果。 体。
23、验完毕后, 放开手柄11, 弹簧18会拉动齿轮23 恢复原位, 手柄11和球4框都会恢复到原位, 当要再次体验时, 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0035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33, 手柄11外围连接有橡胶垫33, 从而达到保护幼儿的手、 使 他们不会被手柄11伤到的效果。 0036 因为还包括有储物箱34, 左侧板2右侧的底板1上设有储物箱34, 可以放置其他体 验时所需要的物品。 0037 因为拉线为拉绳, 拉绳不易被拉断。 0038 因为底板1的材质为Q235钢, 因此底板1承受强度大, 不易磨损, 增加其使用年限。 0039 因为球4框为网状, 可以球4更容易进入球4框。 0040 以上所述实。
24、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 改进及替代, 这些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198627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6198627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6198627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6198627 U 9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验时不易受伤、提高幼儿体验兴趣、体验方便的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包括有底板、左侧板、L型导杆、球、顶板、横板、第一连杆、第一滑轮、第一圆盘、第二连杆、手柄、第二滑轮、滑轨、支杆、楔形块、滑块、齿条、弹簧、拉线、第二皮带轮、第二圆盘、第三连杆、齿轮、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球竿、升降杆、固定挡块、弹性件、接触轮和球框。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幼儿体育教学体验时不易受伤、提高幼儿体验兴趣、体验方便的效果。
1.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左侧板(2)、L型导杆(3)、球(4)、顶板(5)、横板(6)、第一连杆(7)、第一滑轮(8)、第一圆盘(9)、第二连杆(10)、手柄(11)、第二滑轮(12)、滑轨(13)、支杆(14)、楔形块(15)、滑块(16)、齿条(17)、弹簧(18)、拉线)、齿轮(23)、第一皮带轮(24)、平皮带(25)、球(4)竿、升降杆(28)、固定挡块(29)、弹性件(30)、接触轮(31)和球(4)框,底板(1)上设有左侧板(2)和L型导杆(3),左侧板(2)和L型导杆(3)之间的底板(1)上放置有球(4),左侧板(2)的右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5)、横板(6)和第一连杆(7),顶板(5)底部连接有第一滑轮(8)和第一圆盘(9),第一圆盘(9)与顶板(5)转动式连接,第一圆盘(9)的后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10),第一圆盘(9)上转动式连接有手柄(11),横板(6)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滑轮(12)、滑轨(13)、支杆(14)和楔形块(15),楔形块(15)与横板(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滑轨(13)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上连接有齿条(17),齿条(17)的右端连接有弹簧(18),齿条(17)的左端连接有拉线),拉线)的左端连接,支杆(14)的底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圆盘(21),第二圆盘(21)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0),第二圆盘(21)的后侧与第三连杆(22)的一端偏心铰接连接,第三连杆(22)的另一端与楔形块(15)的右侧铰接连接,第一连杆(7)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23),齿轮(23)与齿条(17)啮合,齿轮(23)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4),第一皮带轮(24)和第二皮带轮(20)之间连接有平皮带(25),齿轮(23)上连接有球(4)竿,球(4)竿位于球(4)的左方,L型导杆(3)上开有导孔(27),导孔(27)内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28),升降杆(28)上连接有固定挡块(29),固定挡块(29)位于L型导杆(3)的上方,固定挡块(29)与L型导杆(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30),升降杆(28)的顶端连接有接触轮(31),接触轮(31)与楔形块(15)接触,升降杆(28)的底端连接有球(4)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橡胶垫(33),手柄(11)外围连接有橡胶垫(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储物箱(34),左侧板(2)右侧的底板(1)上设有储物箱(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线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材质为Q235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球(4)框为网状。
婴儿在出生之前就有一些听力练习,出生后他们具有很好的听力知觉是很自然的事。事实上,婴儿对某些极高频和极低频的声音比成人都更敏感。令人困惑的是,过了婴儿期,儿童对极高频和极低频的听觉能力逐渐下降,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处于高水平的噪声中可能会损害这种极端范围内声音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浴”时,一定不可用爵士乐、流行的摇滚乐,而应该选用欧美名曲及古典音乐,并且整个音量应小于成年人适宜的音量。幼儿早教理论以“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维平衡发展”最为科学,它依据五万份孩子成长基准数据,提炼出孩子的九大成长目标: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平衡、力量、速度。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现有的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存在体验时容易受伤、影响幼儿体验兴趣、体验不方便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体验时不易受伤、提高幼儿体验兴趣、体验方便的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体育教学体验装置体验时容易受伤、影响幼儿体验兴趣、体验不方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验时不易受伤、提高幼儿体验兴趣、体验方便的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包括有底板、左侧板、L型导杆、球、顶板、横板、第一连杆、第一滑轮、第一圆盘、第二连杆、手柄、第二滑轮、滑轨、支杆、楔形块、滑块、齿条、弹簧、拉线、第二皮带轮、第二圆盘、第三连杆、齿轮、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球竿、升降杆、固定挡块、弹性件、接触轮和球框,底板上设有左侧板和L型导杆,左侧板和L型导杆之间的底板上放置有球,左侧板的右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横板和第一连杆,顶板底部连接有第一滑轮和第一圆盘,第一圆盘与顶板转动式连接,第一圆盘的后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一圆盘上转动式连接有手柄,横板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滑轮、滑轨、支杆和楔形块,楔形块与横板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齿条,齿条的右端连接有弹簧,齿条的左端连接有拉线,拉线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并与第二连杆的左端连接,支杆的底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圆盘,第二圆盘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圆盘的后侧与第三连杆的一端偏心铰接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楔形块的右侧铰接连接,第一连杆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平皮带,齿轮上连接有球竿,球竿位于球的左方,L型导杆上开有导孔,导孔内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上连接有固定挡块,固定挡块位于L型导杆的上方,固定挡块与L型导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升降杆的顶端连接有接触轮,接触轮与楔形块接触,升降杆的底端连接有球框。
工作原理:当要进行体育教学体验时,顺时针转动手柄半圈,手柄转动带动第一圆盘转动半圈,第一圆盘转动半圈通过第二连杆和拉线带动齿条向左移动一定距离,齿条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带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半圈,从而使球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球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可以将球打出。齿轮逆时针转动半圈的同时会带动第一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半圈,第一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半圈通过平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半圈,第二皮带轮逆时针转动半圈带动第二圆盘逆时针转动半圈,第二圆盘逆时针转动半圈通过第三连杆使楔形块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楔形块向左移动一定距离通过接触轮带动升降杆、固定挡块和球框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因此,球会被打到球框中,达到体育教学体验的效果。体验完毕后,放开手柄,弹簧会拉动齿轮恢复原位,手柄和球框都会恢复到原位,当要再次体验时,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手柄外围连接有橡胶垫,从而达到保护幼儿的手、使他们不会被手柄伤到的效果。
因为还包括有储物箱,左侧板右侧的底板上设有储物箱,可以放置其他体验时所需要的物品。
因为底板的材质为Q235钢,因此底板承受强度大,不易磨损,增加其使用年限。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幼儿体育教学体验时不易受伤、提高幼儿体验兴趣、体验方便的效果。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左侧板,3-L型导杆,4-球,5-顶板,6-横板,7-第一连杆,8-第一滑轮,9-第一圆盘,10-第二连杆,11-手柄,12-第二滑轮,13-滑轨,14-支杆,15-楔形块,16-滑块,17-齿条,18-弹簧,19-拉线-第一皮带轮,25-平皮带,26-球竿,27-导孔,28-升降杆,29-固定挡块,30-弹性件,31-接触轮,32-球框,33-橡胶垫,34-储物箱。
一种幼儿早教用体育教学体验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左侧板2、L型导杆3、球4、顶板5、横板6、第一连杆7、第一滑轮8、第一圆盘9、第二连杆10、手柄11、第二滑轮12、滑轨13、支杆14、楔形块15、滑块16、齿条17、弹簧18、拉线、第一皮带轮24、平皮带25、球4竿、升降杆28、固定挡块29、弹性件30、接触轮31和球4框,底板1上设有左侧板2和L型导杆3,左侧板2和L型导杆3之间的底板1上放置有球4,左侧板2的右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顶板5、横板6和第一连杆7,顶板5底部连接有第一滑轮8和第一圆盘9,第一圆盘9与顶板5转动式连接,第一圆盘9的后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10,第一圆盘9上转动式连接有手柄11,横板6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滑轮12、滑轨13、支杆14和楔形块15,楔形块15与横板6设置为活动式连接,滑轨13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上连接有齿条17,齿条17的右端连接有弹簧18,齿条17的左端连接有拉线的左端连接,支杆14的底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圆盘21,第二圆盘21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0,第二圆盘21的后侧与第三连杆22的一端偏心铰接连接,第三连杆22的另一端与楔形块15的右侧铰接连接,第一连杆7上转动式连接有齿轮23,齿轮23与齿条17啮合,齿轮23的前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4,第一皮带轮24和第二皮带轮20之间连接有平皮带25,齿轮23上连接有球4竿,球4竿位于球4的左方,L型导杆3上开有导孔27,导孔27内滑动式连接有升降杆28,升降杆28上连接有固定挡块29,固定挡块29位于L型导杆3的上方,固定挡块29与L型导杆3之间连接有弹性件30,升降杆28的顶端连接有接触轮31,接触轮31与楔形块15接触,升降杆28的底端连接有球4框。
工作原理:当要进行体育教学体验时,顺时针转动手柄11半圈,手柄11转动带动第一圆盘9转动半圈,第一圆盘9转动半圈通过第二连杆10和拉线向左移动一定距离,齿条17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带动齿轮23逆时针转动半圈,从而使球4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球4竿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可以将球4打出。齿轮23逆时针转动半圈的同时会带动第一皮带轮24逆时针转动半圈,第一皮带轮24逆时针转动半圈通过平皮带25带动第二皮带轮20逆时针转动半圈,第二皮带轮20逆时针转动半圈带动第二圆盘21逆时针转动半圈,第二圆盘21逆时针转动半圈通过第三连杆22使楔形块15向左移动一定距离,楔形块15向左移动一定距离通过接触轮31带动升降杆28、固定挡块29和球4框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因此,球4会被打到球4框中,达到体育教学体验的效果。体验完毕后,放开手柄11,弹簧18会拉动齿轮23恢复原位,手柄11和球4框都会恢复到原位,当要再次体验时,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33,手柄11外围连接有橡胶垫33,从而达到保护幼儿的手、使他们不会被手柄11伤到的效果。
因为还包括有储物箱34,左侧板2右侧的底板1上设有储物箱34,可以放置其他体验时所需要的物品。
因为底板1的材质为Q235钢,因此底板1承受强度大,不易磨损,增加其使用年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