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加强成为超强台风级并逐渐逼近广东。气象部门预测,未来24小时内“桦加沙”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于24日在珠海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给广东带来严重的风雨浪潮影响。
利用台风到来前的窗口期,广东各地正在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应对准备。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数据显示,截至23日17时30分,全省已提前转移1044215人。
9月23日10时,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广东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将水利防汛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目前,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阳江、茂名、湛江、佛山等地宣布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
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台风“桦加沙”带来的降雨范围广,短时雨强大,降雨落区与近期暴雨洪水发生区域高度重合,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江河底水高,需警惕强降雨可能带来的江河洪水、山洪和城乡积涝等灾害,沿海地区要警惕风暴潮引发海水倒灌、海堤受损、威胁居民等灾害。
本次防御重点关注的河流是:粤东沿海诸河包括榕江、练江、龙江、螺河;韩江流域包括梅江上游琴江;东江流域包括秋香江、公庄河、石马河及支流潼湖水、西枝江及支流淡水河;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包括流溪河、派潭河、西福河、永汉河;北江流域包括潖江;西江流域包括罗定江、新兴江;粤西沿海诸河包括潭江、漠阳江、袂花江及支流小东江、儒洞河、英利河、龙门河、南渡河支流土塘水、公和水。
位于珠江口磨刀门水道东岸的中珠联围广昌段(又称新围仔段)堤防,是珠海防洪体系的关键一环。该段堤防全长2.76公里,于2020至2023年按百年一遇防洪潮标准完成加固提升,堤防级别为一级,其建成标志着中珠联围百年一遇防洪圈实现封闭,有效保护了围内9.86万亩土地和3.16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该段堤防守护着珠海市主城区香洲区,珠海市水利设施管理和技术中心副主任吴艺标表示已采取强化措施:显著加密巡查频次,在原有24小时值班基础上,增加巡查力量,实行不间断巡堤;开展临灾前全面排查,力求及早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重点保障穿堤建筑物安全运行,对广昌闸站等设施的机电设备和备用电源进行了严格检查与带负荷试运行,确保即使市电中断,备用电源也能及时供电,保障水闸正常启闭;利用潮汐规律科学预排,在低潮位时段全力排水,最大限度降低内河涌水位,从而显著增强区域应对强降雨的容量,有效降低主城区内涝风险。
南都记者从广东交警获悉,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预计于24日在珠三角或粤西沿海一带登陆,受其影响,珠三角地区及粤西地区近日将存在明显的风雨天气,灾害风险非常高,沈海高速、珠三角环线、西部沿海、包茂等高速公路受台风影响大,交警部门将根据台风影响情况及时采取管制措施。
经排查,受台风影响60个高速公路路段可能存在易积水、边坡滑塌等风险,请听从交警部门指挥,谨慎驾驶。
广州地铁今日全线时起,广州地铁部分线日晚,广州地铁发布停止运营服务公告,受台风“桦加沙”影响,从23日20时起部分地铁站及地铁线路开始陆续停运,具体安排如下:
9月23日20时起,全线网高架、地面及南沙区内线路停止对外服务:包括地铁一号线西塱至花地湾、四号线石碁至南沙客运港、五号线滘口至坦尾、六号线浔峰岗至坦尾、十四号线太和至东风(含知识城线新和站)、十八号线横沥至万顷沙、二十一号线长平至增城广场及海珠有轨1号线号线时起,佛山市内线路停止对外服务:包括广佛线金融高新区至新城东、七号线陈村北至美的大道各站。
9月24日运营时间起,广州地铁全线网(含有轨电车)停止运营服务。线网运营服务恢复时间将另行通知,乘客可留意广州地铁官方App、微博、微信发布的信息。
受台风影响,自9月23日20时起至24日,深中通道全线将有暴雨到大暴雨过程,且23日傍晚起风力逐渐加大,24日0时起阵风或将达到14-15级。为确保行车安全,结合深圳、中山两地交通管制时间差异,经会商研判,现定于9月23日15时起,关闭深中通道翠亨东收费站入口,自20时起关闭深中通道双向主线时,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黄茅海跨海通道、海陵岛大桥、阳茂高速等11个高速公路路段启动防风I级应急响应。
潮州、梅州等地公交和农客线时,广东交通集团所属粤运交通公司发布消息,为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潮州、梅州、清远、佛山、汕尾等地公交和农客线路停运。
9月23日上午,南都记者走访了广州多个商超、市场发现,线下总体物资充足,市民有序购买物资。
在商超内,货品非常丰富。上午11时,记者在华润万家东晓南店看到,现场市民并不多,货架上的米面粮油等主要生活必需品数量较多,还有超市工作人员正在补足货架空置位置。“今日进货很多。”肉档处的工作人员说,记者也注意到,在档口上,肉类还很富余。华润万家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重点保障粮油米面、蔬菜、肉蛋等民生商品的供应,在日常民生商品需求的基础上,增加50%左右的备货量,并安排专人实时监测民生商品的库存情况。广东胜佳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麦家应则表示,这两天,超市的肉、菜、蛋等生鲜类食品已增加3倍备货量,饮用水、方便面、八宝粥等应急食品增加了5倍备货量。
线上情况如何呢?昨日下午13时30分,记者将定位修改至海珠区东晓南地铁站附近,小象超市线上的绿叶菜存货较少,部分菜品显示中午到货,部分则显示明天才到货。肉类则相对充足,部分缺货商品的到货情况则与蔬菜类似。不过在配送栏上标注着,“订单火爆,配送时长需要一小时”。而送达时间上则显示,下午5:45后的配送已经约满,在此之前的配送则还是正常。
深农投集团作为民生保障的重点企业,旗下深圳海吉星作为深港两地“菜篮子”,积极履行国企担当,全力以赴做好近期全市农产品供应保障工作,守稳守好“菜篮子”。深港市民,不用慌!
自9月21日起,深圳海吉星开启“保供加速度”,联动深农投旗下30多家农批市场、全国种植基地及6万余户伙伴商户,编织起覆盖全国的供应网络;2万余名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多吨生鲜农产品源源不断地到深港两地,稳稳托起城市“菜篮子”。
目前,市场已与全市各大商超、电商平台、生鲜连锁店建立24小时供应信息畅通渠道,密切关注市场供求、商品库存和价格变化情况,引导下游渠道及时补货,确保沃尔玛、朴朴、钱大妈、美团等生鲜零售商线上、线下供货充裕,价格稳定。
为应对台风等极端天气,珠海市供销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市民“米袋子”“菜篮子”量足价稳。
据了解,对米面油、矿泉水、方便食品等核心民生物资,供销社会提前加大储备量,截至9月23日,已配送民生物资60吨,现有库存301吨,其中米54吨、油56吨、水140吨、方便食品48吨、生鲜类3吨。确保台风影响期间,关键物资库存可满足全市居民的供应需求。同时,动态监控库存,实现精准补货。
拱北口岸作为供澳鲜活商品的核心通道,承担澳门市场80%以上的生鲜供应。为应对台风,口岸启动“24小时值班+动态调度”机制,加开查验通道,利用“智能验放系统”将单辆货车查验时间压缩至30秒以内。9月23日早6时至11时,口岸已放行鲜活商品货车150辆次,输送蔬菜、活禽、水产品等物资600余吨。
记者从广东多地民政部门获悉,为应对台风“桦加沙”,多地救助管理机构公布值守电话,如果发现有流浪乞讨人员需要帮助,市民可以拨打相关救助电话,工作人员将积极跟进,及时救助。
据了解,深圳救助管理机构将加强24小时在线值守,全市救助管理机构已提前备足食物、饮用水、急救药品等物资,为有需要者提供安全庇护与基本生活保障。同时,会同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加大街面巡查力度,重点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集中的区域加密频次,及时劝导进站受助。广州多地“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迅速启动特殊天气应急工作机制,主动了解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尤其是困难孤寡独居服务对象。“红棉守护”热线小时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提供信息咨询、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应急援助等快捷便利的服务。
9月23日下午两点左右,记者来到深圳湾体育中心安置点,附近工友陆续转移到深圳湾体育中心进行安置。安置点内有泡面、面包、矿泉水等充足饮食物资。蔚蓝海岸社区党委书记张佳楠介绍,深圳湾体育中心安置点此次预计转移安置1000余人,昨日下午三点半左右已经有近800人陆续到场内进行安置。
“有11个项目工地在这个安置点进行安置转移,每个安置专区后方都贴了明显的工地名称标识,专区有工地负责人和两名社区工作人员在现场,确保大家的需求可以及时对接落实。”张佳楠说。
“安置比以前更贴心了,转移安置来过这里几次,这次来社区工作人员就指引到女士专区,这里有帐篷,舒服多了,很安心”,工友王女士说道。
“来深圳找工作住在青年驿站碰到大台风,刚去超市买了物资结果回来碰到社区工作人员敲门送东西,这一刻谁懂啊!”9月23日12时许,来深青年小张忍不住在社交媒体发了这么一段话。
上周二,她来到深圳找工作,并入住了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的青龙湾·青年驿站(伊诺站)。9月23日上午,她刚完成了一次线上面试。“我收到了深圳气象台发来的预警消息,说是下午两点要停工。我看了下现在天气还可以,就想着出门买点物资。”小张说,作为广西人她知道2018年“山竹”台风的威力,因此知道做好防范台风准备的重要性。
回到宿舍后,没多久就听到敲门声。“是街道团委的工作人员,他们提醒我台风期间不要乱走动,要注意安全,并且给我送了一些物资,包括八宝粥、水以及一些糖果。”小张说。
采写:南都记者 肖玥 李敏谊 敖银雪 刘继贤 赵雨琪 廖艳萍 蔡宇晴 曾俊豪 谢萌 颜鹏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深中通道发布、深圳交通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冯宙锋 刘有志 胡可 陆文娟(除署名外)